The five sub-indexes are given a weighting, as follows: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由五個項目組成的綜合指數,包括:新接訂單、生產、雇用員工、遲延交貨、存貨。當中新接訂單和遲延交貨為領先指標,生產和雇用員工為同時指標,存貨則為落後指標。PMI組成之權重如下:
而值得注意的是,指數的變化大小,不如實際指數趨勢來得重要,指數的方向與動能才是觀察重點。
觀察2008年2月PMI數值為 48.3,顯示製造業景氣趨緩,這是2003年4月以來最糟的數字,對照DELL, MOTO, APPLE對Q1業績的保守看待,顯示美國製造業景氣的確面臨衰退的可能。五大核心指標,僅生產一項成長,其餘指標均呈現緊縮或是趨緩。值得注意的是,領先指標中的新接訂單一項,已是連續第三個月趨緩。
另外,在報告中提到的價格指數有助於監視通膨的早期警訊(類似PPI),製造部門的價格上漲,最終將反映到下游的消費的物價。觀察1月份價格指數,較12月大增,目前為75.5,趨勢上也是連續14個月走高,通膨壓力有增無減。
再觀察新出口訂單指數,可以瞭解出口依賴度高的企業業績是否良好,也能藉以預測更廣泛的經濟趨勢,因為出口在整體GDP成長中的比重日益升高。出口指數為56,亦是連續63個月成長,原因之一可能是近年的弱勢美元提振了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
最後,也是我們最好奇的一點,PMI和股價指數究竟有沒有關係?繪圖如下,請自行參考。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griffeyc
--------------------------------------------------------
補充資料
資料來源: http://esunfund.esunbank.com.tw/z/glossary/glexp_5092.asp.htm
美國ISM採購經理人指數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由供應管理協會(ISM,原國家採購經理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NAPM)於每月第一個營業日所公布的商業調查報告,是一項極具市場影響力的經濟指標。
在應用上,當ISM指數超過50時,代表製造業擴張,當讀數低於50,則代表製造業景氣趨緩,關鍵讀數42.4則被經濟學家視為製造業陷入衰退的臨界值;而讀數與50之間的差距,則代表擴張或衰退的幅度。由於可用來預測ISM指數的資料實在太少,甚少經濟學家會就此指標從事預測,所以ISM指標公布時往往引起市場的激烈反應。
通常而言,由於較高的ISM指數象徵製造業景氣熱絡,對股票市場而言是項好消息,而債券市場視強勁的ISM指數為利空消息;不過這樣的判斷原則仍須觀察當時總體經濟狀況及市場投資人心態而定。在景氣衰退時期,ISM指數上揚象徵景氣復甦在望,股票市場可能因此大漲,但投資人也可能據此判斷利率水準將無法調降,而引發股市下挫。因此若利率狀況穩定維持於低檔,則ISM上揚被視為利多;但若其他指標顯示景氣過熱,利率可能進一步上揚,則強勁的ISM指數被視為利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