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無常與隨機

今天喬揚去慰問朋友B與M,他們的至親往生了。還好,他們的心情雖然悲傷但還算平靜。人生無常,很多事情是料想不到的。

喬揚學過幾堂的統計與計量課程,從中學了點皮毛。在這些課程當中,我們試著把經濟、社會現象數量化,然後應用各種統 計方法來解讀,試圖剖析其背後意涵,或是預測未來。但是,即便我們的方法再怎麼縝密,我們還是不能「掛保證」,無法百分百肯定的說過去的某個現象是什麼因 素造成的,或是推導未來肯定會如何如何,這最主要是因為「隨機」。有些東西,是人類所無法測度的。喬揚這邊講的不是神鬼,而是自然定律。這麼講吧,今天喬 揚在家看電視,突然張國痣老師來敲門要報我名牌,這件事的可能性有多高?微乎其微,趨近於零。但有沒有這個可能?有的。

回到正題,人類行為與社會現象沒有不可能或是確定。拿股票市場來說,我們都知道股市的長期趨勢向上,但是明天呢?喬 揚不曉得,或者說我無法肯定。即便喬揚資源無限,投入無窮的人力與物力,我還是無法肯定。最多我只能說明天「很可能」會如何,因為隨機使然。反之,如果有 一個人信誓旦旦的告訴你,明天肯定會如何,如果不準就剁烏龜的頭,那這個人九成九是個騙子。

雖然人生充滿不確定性,雖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時間軸的右邊是什麼,但我們仍然可以(也必須)對未來做出規劃。例如: 對於生命安全,人類發展出保險互助,就是為了在意外發生時減低損失。對於投資,我們同樣也可以管理風險,評量投資組合可能的風險,做出適當的風險規避(包 含不做任何規避),這樣才能在市場中走的長遠。

對於投資組合風險控管有興趣的的朋友,不妨參考網友獵豹的文章。
你(妳 )願意承擔多少風險?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article_id=6276441
你(妳)要承擔風險或分散風險?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article_id=6390132
投資風險決定於您自己而非市場!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article_id=7044396

另外,當中的Stasis專欄內也有多篇文章值得您參考。

本文亦刊載於獵豹部落格-Boc專欄~~無常與隨機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griffeyc
--------------------------------------------------------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十分之一法則

股 市的變動很有趣。起漲時,投資人往往會猶疑,不敢買進股票。因為初升段前的下跌與低檔整理,讓投資人大受傷害,一時之間,投資人深怕重蹈覆轍,不敢貿然進 場,只能眼睜睜看著大盤起漲;接著,當大盤越漲越高,散戶投資人再也按捺不住少賺的痛苦,於是進場追高,在散戶螞蟻雄兵的力量推動之下,大盤持續上漲,此 時散戶投資人嘗了甜頭,忘了苦頭,繼續加碼買進,期望能賺到更多。最後,買氣有時而窮,當散戶的推升再也擋不住獲利出場的壓力,股市便悄悄地在眾人的一片 看好下跌。此時,後知後覺得散戶還一廂情願的認為這又是上漲階段中的另一個回檔整理,再度加碼,最後便落入了賠錢的陷阱,將先前的獲利吐回,更有甚者,落 得個血本無歸。之後,在眾人失去信心時,股市又悄悄上漲,啟動了另一個循環…

《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曾有股市前輩循著這個道理,提出所謂的「十分之一法則」。所謂的「十分之一法則」,指的是單日成交值萎縮至頭部量的十分之一時,就是逢低買進的時點,此時進場風險極低,但是上漲空間卻是相當寬闊。然而,這個法則是否真的管用?待BOC來做一探討。

樣本期間為民國80年至今。操作方法為:在成交量降至頭部量十分之一以下時立即買進,買進半年內賣出。結果發現,在近十六年的期間中,總共出現了七次的買賣點,列表如下:

七次當中,一次小賠,一次損益兩平,五次大賺,平均漲幅32%。

當然,投資人不可能那麼神準,剛好賣在最高點。就把32%打個六折吧!平均而言,投資人仍能獲得19.2%的漲幅。 嘿嘿~心動嗎?上一個頭部量出現在95/5/5,量能為1903億,加權指數為7370點,即量能要衰減至190億方為進場時機。等得到嗎?要等多久? BOC也不知道...前四次的買賣點出現在80至84年間,之後約三年一次買賣點,然而距離上次買賣點出現以來,已四年半未曾出現過買點,也顯示出在近年 台股波動性來已趨向和緩。

「在股市絕望時進場,在股市充滿希望時出場」,這句話是股市中少數亙古不變的真理,卻是知易行難,投資人傷的傷、逃的逃,哪還有進場的勇氣與本錢呢?

十分之一法則不是股市聖盃,但其背後的精神仍有相當的參考價值。類似的方向不勝枚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

總幹事的投資筆記-1012大型股操作法-九週KD no.432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article_id=6020431

總幹事的投資筆記-1012每年只賺15%乖離率篇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article_id=6021316

總幹事的投資筆記-Nelson來稿分享-周kd低檔操作法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article_id=6749166

(本文同步刊載於獵豹部落格BOC來稿~~十分之一法則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griffeyc
--------------------------------------------------------

2006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四四三三法則

四 四三三法則是什麼?對於共同基金有點瞭解的人應該都不陌生。所謂四四三三法則乃是篩選基金的法則,挑選中長期績效穩定且優異(前四分之一),短期績效良好 (前三分之一)之共同基金。該法則之背後想法為:中長期績效比短期績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短期績效,該法則顯然符合「投資應注重長期績效」的精神。然而, 四四三三法則是否為投資人的聖盃?投資人能否從此高枕無憂?這就是本篇文章探討的問題。

以下運用四四三三法則,以國內之上市型股票基金做一觀察,以瞭解四四三三法則之績效。篩選法則如下:(取自
gogofundhttp://tw.gogofund.com/fund/comment_selectedfund4433.asp))

第一個 『四』:一年期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二個 『四』:二年、三年、五年、今年以來基金績效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三個 『三』:六個月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第四個 『三』:三個月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樣本說明如下。依
2003年績效挑選,符合篩選規則之基金為85支(亦即至2003年底,成立滿五年之基金);依2004年績效挑選,符合篩選規則之基金為107支;依2005年績效挑選,符合篩選規則之基金為131支;


經四四三三法則篩選後,中選基金分別為:

2003年-日盛上選、JF中小 (怡富中小)

2004年-統一統信、日盛精選五虎;

2005年-元大經貿、盛華2000高科技、保誠電通網、犇()華高科技 (倍立高科技)、統一奔騰、建弘電子、元大新主流。

從名單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三年來,沒有任何基金重複入選,要持續的通過篩選並非易事。

績效列表如下:

以日盛上選做為說明,04年績效為-1.72%,該年度績效在上市股票型基金排名第88(總評比基金173支);05年績效為74.58%,該年度績效排名第5(總評比基金171支);06年績效(僅計算至11月)為9.24%,該年度績效排名第112(總評比基金176支)。綜觀上表,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經嚴格挑選出來的基金,每年的績效起伏相當大,無法有效且持續地打敗其他基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四四三三法則不是眾
"專家"大力鼓吹的嗎?為何禁不起檢驗?!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四四三三法則背後的假設:「過去表現良好的共同基金,未來也會有優良之績效表現」。但是,如同所有基金的績效說明一般,「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金融市場變化莫測,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流動頻繁,基金要長期且持續勝出並非易事。

或許有人會提到,共同基金的目標在於打敗大盤,只要能打敗大盤就是成功。以日盛上選來說,累計
35個月報酬率為87.43%,相較於加權指數的23.26%, 已經是相當優秀的了。不妨探討持股內容,國內股票型共同基金中,至少七成的持股押於電子股(特別是中小型電子股),和加權指數相比並不合適;但和電子指數 相比,也不盡公允,因為電子指數以大型權值股馬首是瞻,而基金經理人偏愛的中小型電子股卻常和大型權值股脫勾。此外,投資人真能信服於所謂的「打敗大 盤」?

四四三三法則的背後精神甚佳,「投資要以長期績效為著眼點」,這點是值得投資人學習的。但四四三三不是萬靈丹,投資人若企盼四四三三帶來超額報酬,可能只是緣木求魚。

國內上市櫃公司上千家,當中也有許多具國際競爭力的好公司,我國外資持股高達
35%不是沒有原因。台灣股市多的是好股票,我們不必妄自菲薄。投資人不妨試著自行選股,別急著否定自己,自行選股不見得有那麼困難,高人有高人的玩法,而懶人也有懶人適合的投資術,打好基本功,一步一步來,其實不困難。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在股市中獲得財務自由。

至於如何做?豹大總大的園地裡已經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材料供我們取用,入門者不妨看看豹大的分類文章:上市櫃公司財務分析讀書心得分享,總大的投資的一些方法與常識投資失敗經驗耕讀所獲
財報解析。當然,這只是開始,投資理財的學習之路永無止盡,唯有不斷的反芻自己的想法,解構再建構,才能形塑出自己的致富之道。

(本文同步刊載於獵豹部落格BOC來稿~~四四三三法則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griffeyc
--------------------------------------------------------

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過度自信

最近讀到了一篇論文,內容頗為有趣,讓喬揚有些感想。

這是一篇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主要是以健康俱樂部消費者的合約選擇以及每日參與的資料做研究。合約類型共有三種:一、單次付費十美元;二、月付七十美元;三、年付七百美元;就理性的消費者而言,參與次數越多,選擇長時間合約越有利。但研究發現,消費者常常高估了自己的參與次數,而導致所付出單位成本反而較計次以及短期合約來得高。~Vigna and Malmendier, "Paying Not to Go to the Gy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3)

也就是說,消費者常因為"過度自信",而導致"過度消費",最後肥了廠商,瘦了荷包。投資人也常有過度自信的現象,在做了一番功課後買進個股,自認手中的股票是萬中選一的好股票。若股票上漲,投資人會對未實現的獲利沾沾自喜,也因此加深了持有的信心;若股票下跌,投資人非但不會退出,反而有繼續加碼的現象,使自己更加陷於泥淖之中。這也就是所謂的"承諾昇高",投資人正當化自我行為,以求行為的一致性。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股市每上漲1%,投資人就高估自己的智商1分;股市每下跌1%,投資人就低估經理人的智商1分」。我們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