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作為後悔與不作為後悔

原文發表於2007/2/27

你玩過大老二嗎?如果三個人該怎麼玩?前不久,喬揚跟幾個朋友聚餐,過年期間不 能免俗的玩個牌,三個人玩四副牌,每人面前各一副,多的那副擱旁邊。一開 始,大家各自拿面前的牌來玩。玩沒多久,可能是手氣背,友人小K改拿旁邊那副牌。拿到之後,如喬揚所料,他後悔了。為什麼他最好不要拿那副牌,這和天眼通 無關,這就是今天的主題-作為後悔(the regret of commission)與不作為後悔(the regret of omission)。

試想你改拿旁邊的牌,如果牌很好,這是美滿的結局。但如果牌不好呢?後悔;又如果不換牌卻又拿到壞牌呢?結局相同,也是後悔。同樣是後悔,哪個讓你比較嘔?一般而言,前者(換牌但拿到壞牌)讓人比較嘔。亦即,作為後悔(換牌,拿到壞牌)比不作為後悔(不換牌,拿到壞牌)更強烈。在公平牌局下,每副牌好壞的機率相同,換與不換沒有差異。但就心理上而言,換牌的後悔程度,比不換牌的後悔程度要來得高。於是乎,換牌不是個好選擇。

同樣的心理問題換到股票市場,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投資人死抱賠錢的股票不放。學者Ferris、Haugen以及Makhija有個研究,他們檢視股票的異常交易量與損益幅度的關係。發現股票跌得越重,則交易量呈現遞減(喬揚按:就是價跌量縮)。他們指出,投資人寧願擁抱虧損也不願意停損出場。說穿了,就是不作為後悔與作為後悔的另一例子。不作為後悔在於虧損讓人們丟臉、難為情;作為後悔有二:一、停損出場等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樣不好看。二、賣出後,股票反而漲了上來,這更令人搥心肝。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投資人死抱著虧損,以「沒賣就是沒賠,遲早會漲回來」的說辭安慰自己。

作為後悔不作為後悔更強烈,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人總是抗拒改變。但改變是否總令人後悔?答案卻是不一定。前述的換牌一例,客觀而言,換與不換拿到壞牌的機率相同,但心理的 考量卻不相同;就面臨持股虧損的問題而言,人們常把心理因素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個股值不值得續抱這個最重要的問題。然而,要怎麼做出正確的抉擇?拿死抱虧 損的股票來說,或許投資人可以想一想,如果你今天沒有這檔股票,你現在會買進這檔個股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嗯…我想你該知道怎麼做了。

瞭解人性不能保證投資路一帆風順,但對人類心理的瞭解不夠,通常不會有太好下場。認識自己的不完美,承認錯誤,才能客觀的思考問題,做出真正的改進。

《延伸閱讀》

  • 投資心理學。作者:傑克.伯恩斯坦(Jake Bernstein),譯者:陳重亨,出版社:財訊
    喬揚
    這本書著重於作法,告訴你該如何維持紀律,建立交易系統。這本書網友
    ballwarm也曾在總大部落格上提及。
  • 投資心理學。作者:約翰.納夫辛格(John R. Nofsinger),譯者:郭敏華,出版社:培生
    喬揚
    僅160頁的一本小書,雖以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但寫法相當平易近人,值得一看。

  • 半斤非八兩:跳出理財的心理陷阱。作者:湯瑪斯.季洛維奇(Thomas Gilovich),蓋瑞.貝斯基(Gary Belsky),譯者:黃秀媛,出版社:天下文化
    喬揚
    這本是喬揚在投資心理學類的第一本書,筆調平實,同樣令人愛不釋手,網友
    小浮塵幾天前也有推薦。

本文亦刊載於獵豹部落格--喬揚專欄~~「作為後悔與不作為後悔」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joeyoung_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