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4日 星期二

共同基金初探(二)

(三)基金業為什麼總是看多?

此外,不妨探究一下為什麼基金業者總是看多。首先,我們可以翻開其公開說明書,上面均有詳載相關費用,至於年度之詳細費用可以至投信投顧公會網站查詢。就 費用方面,可以區分為申購時的費用、申購後的費用及基金操作的相關費用。申購時的費用就是手續費,這是在申購金額需另外支付的一筆費用;申購後的費用指的 是經理費、保管費,經理費是投信操作基金所收取的服務費,保管費則是保管單位所收取的費用;基金操作的相關費用,指的是基金買賣有價證券時所需支付的證交 稅與證券交易手續費。
就手續費的部份,現今國內的股票型基金手續費的定價多在1.5%下上,但在銀行申購多半會有七折左右的折扣,如果是向投信直接購買,折扣更為優惠,約在五 折左右。而這筆手續費,如果是透過銀行購買,投信僅能收取到小部份,甚至無法收取到任何手續費。在現今投資人多半向銀行購買基金的情況下,基金業者能收取 的手續費並不高。
經理費則是投信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般而言,國內的股票型基金每年度經理費約在1.4%上下(按照資產規模計算),投資人不須另外繳交此筆費用,而是 每月直接從基金淨資產扣除。而經理費是沒有折扣的,完全按照公開說明書所規定的收取。因此,從中不難得知,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基金規模的大小有多麼重要, 規模越大所能收取的經理費越高。這也是為什麼基金公司是永遠的死多頭,無所不用其極的叫人買進基金。說穿了,即便基金操作績效不佳,賠了投資人的大筆資 金,基金公司仍能每年坐收這1.4%的手續費。
就保管費方面,這筆費用並非基金公司收取,而是給保管單位(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年費用率約1.6?,同樣直接從基金淨資產內扣除。
最後,在證交稅和證券交易手續費方面,這也是值得投資人注意的。頻繁的交易只是增加操作成本,降低獲利。一個基金交易頻繁,意味著其投資前的決策不夠嚴 謹,否則哪需要急著賣出?而且,如果交易頻繁,付出大筆交易手續費,更讓人懷疑經理人是否亂下單創造經紀業績,再從券商拿退傭。

(四)報酬率遊戲
一般投資人最在意的就是報酬率,人人都想要買到一支高報酬的基金,投資人只能從該基金過往的表現來做為判斷未來的依據。因此,在報酬率方面做文章,是基金 公司最重要的一個行銷手法。國內現今有投信44家,總發行基金共504支,平均各家投發行11支基金,而規模最大的投信則有23支基金。幾乎每家投信都有 數支的國內股票基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跨國基金,這也意味著各家投信能用來做廣告的標的相當多,A基金近期表現不佳,可以主推B基金,B基金表現不佳可以改 推C基金。台股表現不佳,可以改推海外。反正旗下基金那麼多,只要持股不是太相近,總會有表現較佳的基金。再者,績效評量期間的選取也是一大學問。一年期 績效不佳,可以拿三年期來大作文章,三年期也表現不佳,可以拿五年期的。再不然,也可以挑萬點至今,或是成立至今,或是前波低點至今,要找一個值得大書特 書的點並不困難。另外,玩完單筆的績效,更可以看看定時定額的績效,A基金可能五年期績效普通,但如果是定時定額的五年期,或許又是不一樣的結果。又像這 波股災,股票型基金表現不佳時,可以強打所謂的「資產配置」,告訴投資人應當股債均衡,REITS也應該放進投資組合當中,總有辦法說服投資人來買自家產 品。

(五)經理人神話
台灣的金融市場當中常有造神的現象,買股票,喜歡跟著名嘴、大牌分析師走。買基金也是相同,明星經理人更引吸了大批的投資人跟隨。但是,國內的經理人更換 的速度相當驚人,以2005年計算,國內基金共有252支基金更換經理人,平均1.45天更換一位經理人。因此,一旦投資人為了明星經理人而購買基金,就 會面臨是否跟經理人同進退的問題。但是,經理人跟基金績效是否有顯著的相關性?明星經理人的魔棒是否能持續?這才是投資人應該深入探究的。投信投顧公會曾 針對歷年來的金鑽獎得主在得獎時與離開後所操作的基金績效做了解,卻無法發現當中有所關聯。此外,得獎經理人其績效表現也不穩定,今年的冠軍經理人,明年 落到後段班的情形更是屢見不鮮。

----------------------我 是 簽 名 檔----------------------
喬揚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st.com/user-103255.htm
喬揚的twitter:http://twitter.com/griffeyc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