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失真的失業率

喬揚:失業率計算式(失業者/勞動力*100%)本身的瑕疵,導致台灣的失業率無法反映真實情形。失業者加就業者不等於勞動力,當中還必需納入"非勞動人口"。過往的非勞動人口相較單純,就是老人、主婦、學生等。但現在多的是不工作的靠爸族啃老族全職國考族延遲畢業的學生放棄找工作的求職者簡言之,非勞動人口增加了,所以出現了失業率低,但就業率也低的弔詭。


數字與感受 為何差很大 

2012-10-29 01:32 中國時報 【陳文豪】
     近年來台灣最令政府頭痛的二項問題就是持續的高失業率,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然而與其他國家相較,從失業率來看,以去年平均四.四%左右的水準,台灣在三十四個發達的經合組織國家(OECD)中排名第五,比OECD的平均值(八.三%)低了近一半,也低於鄰近的日本、澳洲,甚至遠低於美國與歐盟國家。從貧富差距來看,二○一○年全國最富有的二十%家庭,與最貧窮的二十%家庭的平均家庭所得差距倍數為六.一九,吉尼係數為○.三四二。這樣的水準使台灣的所得差距比多數OECD國家還低,其表現僅次於北歐福利國家。

     台灣在這些「數字」上表現優異,奇怪的是,台灣民眾卻普遍不表認同,覺得數字與感受落差極大。到底是台灣的民眾喜歡抱怨?還是官員們所信賴的數據有誤?筆者透過分析,提供新的解釋。

     總歸來說,官員與民眾感受落差的原因在於通用的指標無法正確地描述當前的社會現況。以勞動市場來說,台灣的低失業率與其他同水準國家的處境大不同。在正常情況下,低失業率代表的是高就業率與高生產力。台灣則是一個特例:低失業率與低就業率同時存在。

     在三十四個OECD國家中,台灣的失業率(四.四%)低於三十個國家。然而就業率(五五.六%)卻是倒數第二,遠低於OECD平均值(六七.六%)。其原因出於另一項重要(但不常被強調)的事實:台灣有高達四二%(八百萬)的非勞動人口。這群人口在不滿社會現況的聲音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可能包括了對勞動工作前景失望,他們不願進入勞動市場,因為知道就算投入也無機會找到工作。這些人群,加上原本就被列為失業的人口(約五十萬),才有可能形成一股社會反對抗議的聲浪。

     此外,大量的非勞動人口引發的社會成本也不容忽視。多達一四○萬戶無業家庭(佔總八百萬家戶的十七.五%)的成員(特別是兒童),非常容易落入所謂的貧窮陷阱中;約二三二萬的非勞動人口擁有大專以上學歷,顯示了人力資源沒有充分利用。低就業率也凸顯出勞動力供需結構的矛盾現象,所學的技能與職場需要不相符。另外,薪資過低也可能是造成許多人不願進入勞動市場的原因。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年薪甚至低於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所得,說明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率低落。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對就業市場悲觀的原因,然而,通用的失業率指數無法有效地看到隱藏的危機。

     以所得差距來看,傳統用調查資料得出的五等分位差距倍數法,已不能合適地描述當前貧富差距狀況。現今國際上最關心的不均等問題重點放在是否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不在比較富人與窮人所得上的差距。事實上,超級富人的成長已成為許多國家(特別是英美)貧富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這也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群眾的訴求。目前各國對貧富差距最新的研究正是朝此方面來發展,利用稅務資料來看到底全國最富有的十%、五%、一%,甚至○.一%,他們的收入佔全民所得的百分比。例如著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對貧富差距的論述及他最近的新書《不均等的代價》都以此指標來說明所得差距的嚴重程度。目前國際間建立的高所得戶資料庫就是由各國的財稅資料而來,也已被學者用來研究貧富差距與金融風暴的原因。

     以此法來分析台灣貧富差距給了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景象。顯示台灣最窮的二十%報稅戶收入僅佔總所得不到四%。從底部算起一半的人口總收入不到全國的五分之一,而底層六十%的人口(約三三○萬戶)的總收入也只佔總所得的二六%。另一方面,全國最富有的五%擁有近二六%的總所得。換句話說,全國最富有五%的與全國最窮六十%所擁有的總所得一樣多。這些數據明確顯示台灣所得集中於少數富人的嚴重程度。此外,也顯示台灣近十年來的貧富差距現象逐漸惡化。

     想要拚經濟,縮減貧富差距?筆者建議政府第一要做的,是對於數據不符合民眾實際的感受,提出一個具體的回應。利用合宜的分析工具,配合多樣資料去瞭解差距的來源。若堅持使用與民眾感受有落差的數據,所有的改革將是白費,所提出的保證也只是口號。(作者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經濟研究員)(文章來源:http://goo.gl/xikc3


台灣低失業背後的怪現象:「就業率」排OECD倒數第二!

ETtoday生活新聞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有在關心台灣經濟的民眾都知道,台灣的失業率實在不算高;但是為什麼人們就是感受不到幸福呢?最近有OECD研究員撰文指出,台灣有一個怪現象:「低失業率卻沒伴隨高就業與高生產,台灣就業率在OECD排行倒數第二!」

▲臺灣失業率雖低,就業率同樣很低!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濟研究員陳文豪29日撰文指出,若以2011年的失業水準來看,台灣的失業率在OECD的34國當中排行第五,比平均值低了整整快一半;但是為什麼台灣民眾的痛苦指數還是居高不下?因為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台灣的就業率55.6%,比OECD的平均值(67.6%)低上許多,排行倒數第二。」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台灣的「低失業率、低就業率」同時存在?理由在於,台灣有高達42%的非勞動人口,大約800萬人。而這800萬非勞動人口當中又有大約232萬人擁有大專以上學歷。這意味著人力資源沒有做到充分利用。
如果從稅務資料來看貧富差距,會發現台灣最窮的20%報稅戶總收入,不到全國總所得的4%;從底部算起的60%人口總收入也才佔總所得的26%;而全國最富有的5%總所得也剛好是26%;換句話說,全國前5%的所得跟全國60%的窮人總和一樣多。
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其實人力資源沒有得到妥善利用,因為經濟環境差,很多人選擇不要出社會,這其實是一種「隱藏性失業」,台灣的環境現況恐怕比數據上顯示的還要嚴重。如果政府繼續就著數字蒙眼説話,恐怕人民的認同感還會繼續下降。

OECD簡介(Wikipedia):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全球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在巴黎的Château de la Muette。該組織的宗旨為:幫助各成員國家的政府實現可持續性經濟增長和就業,成員國生活水準上升,同時保持金融穩定,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其組建公約中提出:經合組織應致力於為其成員國及其它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穩固經濟擴展提供幫助,並在多邊性和非歧視性的基礎上為世界貿易增長作出貢獻。
(原始來源: http://goo.gl/QqEDY

沒有留言: